我市社会福利机构发展纪实
发布日期:2017-12-12 作者:
“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”《礼运·大同篇》中,先贤们曾对社会功能的完善提出过美好的向往。千百年后的今天,我市把社会福利事业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实施,做到社会福利事业与经济建设一起谋划运筹、一同部署安排、一道监督检查、一并抓好落实,使社会福利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:“要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,全面放开养老市场,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,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;要关心农村留守儿童、留守老年人,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。”为社会福利机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今年11月初,市委书记沈左权专题调研了我市福利机构建设工作,并指出我市要积极探索,完善社会福利机构的功能,更好地服务群众,体现了我市对福利机构发展的重视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。在市委、政府的重视和关爱下,生活在我市敬老院、儿童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的老人、孩子享受着家一般的温暖。
老有所依 为老人撑起安居幸福伞
12月4日中午,走进我市民族敬老院,宽敞的院落内,五保老人们或在院内晒太阳,或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,或围坐在一起聊天。走进敬老院楼内,干净整洁的标准房间、棋牌室、护理室、手工艺室、唱歌室、理发师等设施—应俱全,老人们有的在屋内休息、看电视,有的在手工艺室内制作手工艺品,腿脚不便的老人有护工搀扶着他们唠家常,其乐融融的景象呈现眼前。
当日,62岁的老人马兰花坐在手工艺室,聚精会神地穿针引线,纳着鞋底。“你看,这是我自己绣的,我觉得我比咱敬老院的其他老太太都绣得好。”老人—边绣着自己的作品,—边向记者得意地夸道。老人说:“我在敬老院里住了快10年了,在这里吃得好、睡得香,护工对我们也照顾得好。在这里养养花、种种菜、绣绣花,日子美着呢!”敬老院院长陈仁说,今年年初,新建的民族敬老院完成了搬迁工作,院内提供床位110张,有效解决了利通区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问题。
陈仁说,为了让五保老人们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,除了为老人们提供完善的内部设施,还组织老人种植各种蔬菜、瓜果等,通过菜园劳动,既锻炼了老人们的身体,也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。劳动间隙,谈笑之间,老人们相互交流种植经验,互帮、互助、互评,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。与此同时,全面落实特困供养人员的吃、住、衣、医、葬等救助供养规定,精心为失能失智等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护理服务。
12月4日,在吴忠市康乐养老服务中心,说到公寓护理员的周到服务,79岁的老人赵科连声称好。“床单被罩换洗得勤,吃饭、吃药也有提醒,咱们什么都不操心,就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,跟老伙伴们下下象棋、打打牌。”赵科老人说,自该养老服务中心试运营时,他和老伴儿就一起住在了这里,对这里的服务、环境都很满意。吴忠市康乐养老服务中心是我市首家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,今年6月底正式挂牌运营,设计床位120张。服务中心按照老人入住需求,提供不同房型及收费标准,建有医务室、阅览室、书画室、康复室等功能室,运营半年以来,已经吸纳入住老人近50名,他们对居住环境称赞有加。
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刚介绍,全市目前建成各类养老项目136个,设置床位2206张,完成投资2亿多元。吴忠市敬老院及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竣工验收,民族敬老院迁建项目投入使用,打造了以副养院、亲情服务的养老平台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——康乐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正常。积极培育发展民办养老机构6家、设置床位450张。
幼有所养 给孤残儿童一个温暖的家
他们是不幸的,或因患有先天性疾病而遭到遗弃,又或因其他原因被迫孤独长大。他们同时又是幸运的,自从来到吴忠儿童福利院,在福利院护工们精心护理下,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热心帮助下,30多名孩子在我市儿童福利院内健康快乐地成长着……
12月4日,尽管寒风袭人,但是在我市儿童福利院里却温暖如春。在干净整洁的儿童起居室内,温馨的墙纸,富有童趣的墙贴给人一种家的感觉,十来个孩子奔跑着、追逐着。护工们有的陪孩子玩耍,有的为有疾病的孩子按摩,氛围和谐温暖。
“你看到的都是年龄小一些的孩子,还有十来个孩子上学去了,他们中最大的已经上了高中。院里有专门接送孩子上下课的校车,每天都会按时接送他们上下学。”福利院院长高文忠说,在福利院的孩子大都是弃婴并且身体有残疾,其中患有脑瘫的儿童居多,他们躺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,必须有人照顾。
今年已经6岁的丑丑患有脑瘫且失明,自出生后就被遗弃。在福利院,护工每天都对她精心照料,虽然孩子大小便失禁,但她身上总是干干净净的。为了防止孩子乱抓伤害自己,护工们还为她专门缝制了衣服。今年24岁的李春雪是福利院里年龄最小的护工,刚来时只有19岁。谁也没有想到,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儿在福利院里一干就是5年。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游刃有余,孩子们都叫她李姐姐,这位温柔的姐姐已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妈妈。
作为孩子们的大家长,福利院里每一个孩子的年龄、性格、成长经历、身体状况,都深深记在院长高文忠的心里,他要求每一位护工都要用良心、善心和爱心对待他们,在照顾孩子时要热心、耐心、细心。他说:“虽然孩子们离开了原生家庭,但福利院就是孩子们的新家,他们在这里不会感觉到无助,他们会健康快乐地成长。”高文忠说,在护工地悉心照料下,孩子们的身心都愈发健康乐观,几个上学的孩子在学校里都表现得十分优秀。每次为这些孩子开家长会,听到老师的夸赞,他都打心底里高兴。
高文忠介绍,我市儿童福利院和未保中心是集孤残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养护、康复、医疗、教育、托管等服务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,负责我市五县(市、区)孤残儿童的集中供养和困境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。市儿童福利院于2012年4月投入使用,自2012年4月运营以来,先后收养近40名孤残、困境儿童。
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刚介绍,为了更好地向老人和孤残儿童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,送去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,下一步,市民政局将全面提升福利机构服务质量,加强福利机构标准化管理,提升供养服务能力和水平,抓好消防、电气火灾等安全专项整治,确保福利机构安全平稳运行,加强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;强化留守儿童督导员作用,抓好“儿童之家”建设,提高儿童福利院“教、养、康、治”服务水平。同时,不断加大流浪乞讨人员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力度,利用全国救助寻亲网,推进高科技、新媒体等寻亲服务,让老人和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温暖。